氣溫急降 好好照顧自己及家中老人
近日氣溫急降,因外感而來求診的病人特多,連我也有小許不適。昨晚鼻咽位怪怪的感覺,小許頭赤,連忙弄了一些薑棗糖水,喝後回床安睡,第二早已可正常回診室。
對於我這類每天也有運動的青年人,生薑紅棗黃糖,三味已足夠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外感,頭暈,腹瀉,嘔吐等小病痛,但有些人其實是不足夠的,特別是老人。
在讀書的時期已經常聽老師說:「不論呼吸、癌病科、心血管料等等,總在冬天病程加重,死亡數字最高的都在冬天,老人的病患者,最怕的就是冬天。」
在內經中「陽氣者,若天與日,失其所,則折壽而不彰」,甚麼是陽氣?簡單說就是 「熱」,陽氣不足,就會手足冷,甚者折壽。天氣變冷,外界的陽氣不足,本身身體調節力不足的人,陽氣也跟著不足,身體的舊患也借機發作。
言歸正傳,老人的自身調節力不足(其實很多年青人也是),冬天到了,就手足長期冰冷,穿再多的衣服也是手冰冰的,床舖要睡到天明才有一些暖意,更甚者久咳不收,長期精神不足,但又失眠(若然年青的人,已經是這樣,請好好照顧自己)。我們要做的:
- 主動保暖:小時候保暖就是穿多點衣服,但年紀大了,內陽不足,本身不熱的東西,不論你包多小層東西在外面也不會溫。我們要做的是外界給溫,熱水袋,電熱毯,暖爐等是不可小的,但有三點要留意,
- 給溫的位置主要是腰以下,「引火歸元、潛龍勿用」,陽氣必須潛藏(腰以下),才會健康。
- 老人對氣溫的轉變遲鈍,即使天氣轉冷,手足如何冰冷,他們很多時也會跟你說「不冷」,所以若氣溫降就應做準備,不用等老人家說冷。
- 防止燙傷。
- 保持空氣濕度:冬天一時潮濕一時干燥,皮膚及上呼吸道未能適應,則易咳和癢。所以抽濕機和霧化器亦是必須的。
- 飲食:隨了食足夠食物外,食物的種類須好好選擇,苦瓜、羅白、沙津等生冷品盡量小食,另外可在食物中適當加入生薑,薑黃,香茅,肉桂等溫陽食品。
近期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