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個提神小貼士

很多人也有工作或學習時精神不足的問題,有人會靠咖啡,有人靠奶茶,有人會靠運動飲品,這些方法多是傷身,不宜長久使用。中醫在提神方面有很多小方法,這裡簡單地介紹五個,可長做,不傷身,而且更有養生效果。
1. 每早運動五分鐘
“日主陽,夜主陰”:陽氣足,氣血暢和,則會精神足;“動則生陽,靜而生陰”:晨早起來和每工作數小時後,可稍動筋骨,使氣血暢通,補充陽氣,運動量則因人而異。若是平素身體健康,多做無妨;而平常也容易覺累或氣不足者,則要量力而為,以防未提神,先耗氣。
建議每天早上拉筋或做八段錦3-5分鐘,生陽而不耗氣。
2. 每天來個小午睡
近年來,台灣流行 “睡美人覺”或 “子午覺”,每天午時,即中午11-1時,及子時,即夜間11-1點,睡覺可保青春美麗的說法。的確,此說甚有根據, 所謂“三寒兩倒七分飽”中的兩倒就是 “子午覺”,子時一陽生,午一陰生,若此時可以爭取時間,稍作休息,只是十分鐘,也有很好的養生提神作用。
對於午睡,歷代醫家有不同看法,有些主張不能午睡,有些主張只在長夏才可午睡。我自己的見解,是自電燈發明後,人一天活動時間已經大大延長,因此應該爭取多休息多午睡。當然,若能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者,則不必刻意作午睡。
3. 日間稍食辛辣食物
辛辣食品可生發陽氣,使人精神振奮,對於平日手足冰冷的人更可以幫助保溫。很多人在工作時愛吃零食,認為增加供糖量則可提神,雖然食少許甜食亦可有提神作用,但長期進食大量甜食則易生濕,令人更易昏昏欲睡。因此宜食微辛的正餐,減少零食。
4. 參茶
參具有益氣作用,不同的參,功效各有不同,而我通常呼籲病人買便宜的參片,每天焗水服。近日天氣潮濕,整個身又重又無力,無時間煲扁豆赤小豆粉葛等袪濕料稍喝時,則可加一細片陳皮或紫蘇於參茶中,既可補氣又可袪濕。
5. 戒口
戒生冷和濕重的東西。戒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份,多數不願戒口的病人,大部份也會在短期內復發。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