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個動作,可使你更健康更耐捱

(R)z-2

圖:朱銘美術館 friendlyweel

很多人會問 “食D咩健脾?” “食D咩補腎”,之前在很多文章中亦有略提這些食品。其實只要食得其法,同一樣食品可以有多種功效。如新鮮淮山,量小可以健脾,量多可以補腎,放湯可以潤肺,一物多用。就好比很多養生功法,通常一個動作有多種功效,如八段錦的【雙手擎天理三焦】,一個雙掌向天盡力向上推的小動作,不論你做得標準不標準,一樣可以拉直十二經脈,令腸胃更好,長做輕身耐老。

數年前,出現了一本很受歡迎的養生書,是由一個叫中巴里人寫的。此書其中有一個令我十分欣賞的養生招式就是 “敲膽經”。

為何是敲?—- 不論敲、捽、搓或按摩都可使氣血運行, 但敲相對捽搓或按摩都安全得多, 很多人在按摩時因力度控制問題,反而按傷自己,而輕敲則既省力又安全,又不失效果。

為何是膽經?—-全身經絡,十二正經,奇經八脈,任可一條經流暢,全身的經氣也會更流暢。我個人由於練氣功關係,較著重任督小周天的運行,而中巴里人選膽經實在聰明。

  1. 膽經位置易見,不用特殊能力或動作,自己也可以刺激到。
  2. 城巿人生活壓力大,病理上多影響少陽膽經,每天敲就可以即時解決問題。

 

講完別人的高招,在此,都稍介紹一下自己的小習慣,每天早晚各做幾分鐘,比較適合我這種懶人。我没有甚麼創意,都是用中醫傳統的穴位按摩,但如想按摩有效,最好還是要講究操作手法,操作手法很簡單,如下

  1. 按摩前,先用雙掌搓熱穴位及旁邊的肌膚—–這樣可以運動穴位旁的氣血,和熱力可激起穴位經氣,增加按摩的功效。(一般男士通常用十數下,就可搓熱穴位,部份女士因長期手足冷未能做到,可改用熱水袋熱敷數十秒代替。)
  2. 穴位表面搓熱後,自己立即按壓穴位,力要盡可大(不要按瘀),但次數不能多,否則按傷肌肉。(我通常每個穴位按10-20下)
  3. 穴位四個,位置大若準確即可,先按手再按足,這樣可使氣血下收。
    • 近手心的勞宫穴(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):     一天到晚受氣,受壓,追追趕趕,難免心火盛,或心神不定,按此穴可清心火,寧心氣。勞功穴
    • 足三里:   膝下,小腿外則若一個手掌。城巿人飲食失節,此穴調胃,止胃痛脹,又可提氣等。足三里
    • 三陰交:   在小腿內踝尖對上若一個掌位,一個穴位可一次調理腎肝脾三條經脉。於婦女可有調經作用。
    • 足心偏上近涌泉穴:   助收心火,補腎。

勞功和涌泉是兩個與外界溝通的穴位,在練氣功時,這兩個是經常用作,吸收天地間精氣之用。

只須每晚用2-3分鐘時間,就可以寧心助眠補腎,健脾疏肝,使氣血更流暢,可減輕手足冷,頭痛,胃痛,腎虛等問題,當然前提是持之以恆,每天都做。

其實中醫數千年來,有無數簡易的養生招式,招招有用,但要求的都是長期堅持。

 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