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樣袪濕好?
濕重己成事實,首先要防止再加重濕,然後再想法處理舊濕,如何防止加重請看一看 邊到黎咁多濕?
袪濕有兩個常用方法:一就是排濕,不論大便小便排汗鼻涕都是人體排濕的方法;二就是化濕,「化」比較難理解,相似於水變成蒸汽,水就消失了。人體化濕的方法不外乎令氣血運行便順暢和用陽氣(熱力)把濕化袪。化濕和排濕通常要供同作用效果才快。
按摩
現代的人喜歡按摩,特別穿了一整天高跟鞋後,雙足酸軟,又腫又無力,按摩都有 「一些」作用。
按摩可加強氣血運行,直接起到化濕的作用,另外亦可加速水液回流,間接加強排濕效果。須留意,由於按摩主要借助外力,效果通常有限及短暫,多數人會在按摩後,小便突然增多,全身變得輕鬆,但效果只能維持一晚。
以按摩袪濕或維持健康,頻密度必須較高,但頻密度越高,被按傷的機率則越高,一旦按傷,濕未袪,瘀又來,詳細可看 按摩推拿損傷多 。
洗浴
中醫課本中的洗浴有干浴,冷水浴,溫水浴,全身浸浴,部份浸浴…,其中以干浴, 全身浸浴和部份浸浴袪濕力較好,又可養生的有。
干浴,即不用水,但做出像洗澡擦身的動作,就類似 “小丸子”中日本小學生流行的干浴巾操,以干毛巾由頭到足擦熱全身一次,而中國則多是擦熱雙掌,再在各部進行摩擦,這個除了有袪濕加強氣血運行的作用外,還可以有美肌護膚功效,如 摩面。
干浴和按摩有類似效果,但干浴是摩擦為主,很難弄傷筋骨,按摩則明顯較易出事,所以干浴可常做,按摩則要慎做。
浸浴可分全身或部份,不論那個,都以熱水為主,熱浸加速氣血運行,又可使人微微汗出。須注意全身浸浴時間不能過長,通常大約20分鐘,水溫不能太高,通常40度以下,水的高度不能過心口,日本每年有很多長者死在浸浴時,很多是由於太久、太熱和太高的原因。
熱水浸足比全身浸谷安全,大家可試熱水浸足。
曬太陽
“同陽光玩遊戲”,素來都是護膚大忌,但適當充足的陽光,能增加人體陽氣,袪寒除濕補暖。曬太陽以曬背部為主,令督脈充份吸收陽氣,但主意曬太陽只宜微微汗出,大汗者反傷陽氣。
運動
運動種類極多,定義因人而異,有些人散步5-10分鐘或稍晃動身子就當作運動了。勞動,行動,活動和運動各有不冋,把勞動當作運動是煮婦常有的錯誤想法,而把生物體基本日常行動當作運動是大部份懶人的做法。
若真正運動時,呼吸,心跳,體溫亦應略升,微微汗出是基本的要求,持續時間則因人而異,心肺功能弱或年老體弱的,最好循步漸進,急步5-10分鐘再休息亦未倘不何。
改變外在環境濕度
體內的環境會受體外的環境影響,長期處濕,體內當然更濕,此時我們須要抽濕機。
建議在睡前2-3小時,在睡房內先抽濕,不應一邊抽濕,一邊睡覺,否則皮膚和呼吸道亦會被抽干。
飲水有法
飲水方法錯了,就會生濕,飲對了,就會補水,詳細請看 食水都有學問(一)
總是不能袪濕的人
臨床上有一批人,不論如可袪濕,濕都是旋即又來,這些通常是肥,年老,不戒口或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的人。
肥—一寸脂肪一寸濕,減肥能袪濕,袪濕可助減肥,肥不減,濕不去。
年老—新陳代謝太慢,本身病痛又多,要求症狀改善就可以了。
服用精神科藥物—此類人,往往會有一曾極厚的舌苔不袪,濕亦要等停藥後才可慢慢清除。
近期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