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咩成日講健脾?

脾
這三四年間,幾乎每天也有人問 “食甚麼可以健脾?” “我要唔要健脾?” “點樣可以健脾?”

“健脾”不論在中醫界,還是華人民間都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字眼,但大家有沒有想過,為何 “健脾” 二字出現的機率遠遠在補肝,潤肺,補腎等等之上呢?

原因如下

 五臟六府血氣陰陽皆可補,但總不離脾

脾幫助消化吸收營養,送達全身,所以中醫把脾稱為“後天之本”,但 “本”這隻字非常特別,感覺亦很偉大,不應只用這個角度瞭解。

脾五行屬土,土含四象,脾本身就包含了其餘四臟的健康種子,故單單健脾就可一次過補其餘四臟,相反脾虛其餘四臟亦虛。

近年因廣告的誤導最多人問的就是 “補肝”。兵以詐立,但亦要奇正雙合,若只補肝不理脾胃,初服或得奇效,但久服則易偏枯,唯有在補肝基礎上,加上健脾,把精華分散五臟,則補而不偏,其餘氣血陰陽的滋補亦應如此。

治病多問脾

大約八年前,老師來診所審視病例時,對一位同事的病案作出了補充,大約如下 “老年治腎,腎虛了,補腎不錯,但他這把年紀(八九十歲),若補腎不效,先天之本保不住了(腎為先天之本),就要保著後天之本,重點放在健脾。”

脾位於人的中間,幫助栛調全身上下內外的出入,那兒多了,那兒少了,只要脾強勁,便很易搞定,所以這個後天之本亦可視為人身的定盤星,脾好病易好,脾差病易差。

脾虛多見,症狀又多

面色黃、鼻癢、唇色暗、眼袋大、白帶多、大肚腩、易累、腹脹、便秘、泄瀉、下身肥胖、瘦但鬆等等都是典型脾虛症狀,大家認為自己有了多少項呢?

好食生冷,沙津當正餐,空腹食水果,奶茶咖啡,食無定時,過飢過飽等會很傷脾胃是常識吧!

原來經常思考都好傷脾,”思傷脾”,這裡的”思”包括了苦苦”思”量和胡”思”亂想。終日妄想,弄得脾胃虛弱當然不值,但若過於糾結,執著苦思亦不健康,一緊一鬆才是生活之道。

“脾主肌肉”不動或過動都傷脾。長期坐在電腦前,把正常步行也當作運動的人,脾”好極有限”,大家身邊一定有退化到,把日常活動當成運動的人…

過份運動,但沒有充足休息,也很傷,但這類人較少見,多數是長跑好手、dancer。

健脾原因略談如上,下次分享健脾之法。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