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談如何食牛蒡

出席朋友聚會時,一位男性朋友跟我說:「喂!醫師,最近我老婆要我飲牛蒡茶減肥。」
我 hea 答: 「嘩!勁喎。」
朋友:「咦?真係有效?」
我:「唔係!減肥前同減肥後根本睇唔出,咁仲唔勁咩?」
朋友:「頂……我飲咗一個星期,不過日日係咁瀉……」
我:「好!加油!支持你飲多 10 年,睇下有無效。」
朋友:「咪玩啦!究竟有無效啫?無效就唔好浪費時間啦。」
我:「日日咁通便法,個肚會縮丁丁,不過真係未見過有人有效。」

專門把老鼠養肥再給瀉藥減肥的成功例子經常見,或那些代言人說自己輕了幾多都經常聽,但在臨床中,靠那些健康減肥茶的,最多只聽到泄後肚腩稍稍縮。

近年走紅的健康食品,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被神化。部份食品是被包裝成仙丹,再在網絡流傳,再升價百倍!部份則是說者無心,聽者有意地變成神級食品,如有抗癌作用的食品,其實並不代表可醫治癌症,一般人很易混淆這些慨念。再者街巿中有抗癌作用的食物,順手拈來,無幾十,都有十幾,難道通通能拿來醫癌症?

在實驗室或臨床報告中,顯示牛蒡有抗血脂、抗炎、抗腫瘤等作用,但日常食用量的量效比,仍然是不太明顯,以養生角度食新鮮牛蒡還可以,但若以治病角度購賣牛蒡的健康產品,則須要再問問自己的家庭醫師。

雖然牛蒡被神化了,但其實只要除去神化的部份,它仍然是一隻不可多得的保健食材。

牛蒡被譽為「東洋參」,本草綱目中的功效極多,節錄部份如下:

傷寒寒熱汗出,中風面腫,消渴熱中,逐水久服輕身耐老主牙齒痛,勞瘧諸風,腳緩弱風毒,癰疽,…浸酒服,去風及惡瘡。和葉搗碎,敷杖瘡金瘡,永不畏風。主面目煩悶,四肢不健,通十二經脈,洗五臟惡氣。…切根如豆,拌面作飯食,消脹壅。莖葉煮汁作浴湯,去皮間習習如蟲行。又入鹽花生搗,拓一切腫毒。頭風白屑︰牛蒡葉搗汁,熬稠塗之。至明,皂莢水洗去。喉中熱腫…小兒咽腫…熱毒牙痛,熱毒風攻頭面,齒齦腫痛不可忍…諸瘡腫毒︰牛蒡根三莖。煮爛搗汁,入米煮粥,食一碗,甚良。

簡單說,就是清熱、利尿、通便、消腫、袪諸瘡、通經絡、袪風濕、強筋、抗老…這些功效,間服亦可達到。近年流行牛蒡茶,飲用都可以有部份功效,牛蒡經炒後雖可袪部份寒氣,但仍略稍偏寒,建議餐後服。

食法在細節

明白了功效,也要知道食用方法才可更易得其功,防其險。我不是職業煮手,教人煮食絕對不能,但若要食得健康,某些細節的重點,還是可以和大家分享。首先要了解牛蒡的特質:寒涼,纖維多,容易找到新鮮的。

盡量用新鮮

不論淮山,粉葛,牛蒡,很多人為求方便,都會在藥材店買乾貨,但此舉絕對反對。現今藥店中的藥大多充滿硫磺,治病服藥,偶然用到還可以,但若長食的食材都用藥材,未養生先患病。

主輔有序

在本草綱目中,牛蒡雖有「可常作菜食,令人身輕」的美名,但始終苦寒,在炎炎夏日,作主菜間食,或作茶飲,清熱袪濕開胃。在其他季節則宜作配菜,或小食,避免過食招寒。

另外牛蒡質粗纖維多,多食易令腹脹,故在煮法方面多切絲,或煲湯,但每餐的總食量總不宜多,煮時可混入其他食材,減少每一口的食用量。

寒熱在調味

舊有食法,多是智慧的結晶,不論涼伴還是炒煮,也可伴少量芝麻。芝麻性溫補腎,以少量混入牛蒡,則清補得宜。若家中無芝麻,用胡椒粉,味道也合得來。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