閒談如何食荔枝

「一粒荔枝三把火」食後易爆瘡,大家都知,所以除了大媽外,香港一般年輕人也不會一盤一盤的食荔枝。即使我們食得節制,但由於城巿人夜睡、好食煎炸,本身陰氣不足,大部份人只食一兩顆,面上也會即時連珠爆發。

荔枝性溫,補中暖肝,是很適合長期在冷氣房,好食少動,陽氣不足人事食用,但首先是要食得其法。

基本認識

以下是各古書內容,不解釋。

暖補脾精,溫滋肝血。

止渴,益人顏色。食之止煩渴,頭重心躁,背膊勞悶。通神,益智,健氣。

壯陽益氣,補中清肺,生津止渴,利咽喉。治產後水腫,脾虛,咽喉腫痛,嘔逆等證。

荔枝氣味純陽,其性畏熱。鮮者食多,即齦腫口痛,或衄血也。病齒及火病人尤忌之

食前準備,安全補身

古人在日出之前採摘荔枝,以避太陽的火熱。現代菜巿場的荔枝根本不可選何時採摘,但我們仍可做一些小工序,除了可防止上火,還可令荔枝更補身。

用冷開水(連皮、枝)浸一晚以上

「露井寒泉百尺深,摘來經宿井中沉,日精化作月華冷,多食令人補太陰」井水陰寒,把陽熱的荔枝浸在井中過夜,不但可去其燥火,還可「以正陽精蕊,而配正陰津液,水火既濟」,這樣陰陽並補,又減上火。

現代人把荔枝放入雪櫃,雖可袪燥火,但滋陰力不足,必須放在水中,水性陰柔,方有育陰收陽之功。

在水中加一點鹽

不少人也懂得食前用鹽水浸,但大部份人只知鹽可稍清虛火,不明用鹽製的東西可以「入腎」。

很多補腎的中藥也會先用鹽炒,一方面可以令藥力直達腎,令一方面可降火——把遊散之火,降入腎。陽氣降入腎中,可以補腎,又可防止虛火外走或上攻。

食多未必好,少而頻才易補

做齊以上兩項,就可以由食一枚也上火,變成食三四枚也不上火,但也不能因此而放縱。若你食四五枚也不上火的人,建議每天食一枚,連續三四天,再稍停數天,記緊戒啡奶等燥熱之品,依這方法可補中安眠強肝腎。

食後對沖,勉強安身

一磅荔枝幾十枚,每人只食一至兩枚,淨下的只有靠好人清走。

每年這個時候總有不少因過食荔枝、榴櫣等燥熱之品來診的人,患者通常都是在食後數天才口苦、口臭、失眠、便血、爆瘡,所以若然在迫於無奈之下過食,應盡快做些事對沖。

綠茶花茶綠豆沙等稍加糖

「毒蛇出沒處,百步內必有解藥」這個不知是否屬實,但此思想卻令人發現了不少有效用藥,就如山友都知的漆樹和漆姑婆,近代的瘋狗症與瘋狗腦,而荔枝就跟荔枝殼剛好配成一對。

食荔枝多則醉,以殼浸水飲之即解。此即食物不消,還以本物消之之意。

荔枝殼浸水服,本來是一個又環保又方便又不傷身的事後藥,可惜,現代的農藥殺蟲劑令我不敢建議此法,除非是自家種。

事前事後飲鹽水,雖然可以稍清熱,但我不愛此法,另腎功能差的長者亦不應用此法。

菊花茶、綠豆沙、西瓜汁雖然較涼,但反正荔枝一年一次,以權宜之計袪食後之火,未有不可。

從來事前準備,都比事後補救好,事後藥難免傷身,所以還是希望大家稍食為妙。

標籤: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