略談秋天護膚

一週前,濕度只 6X% ,不少長者和小孩由於未能適應,出現皮膚痕癢症狀。

我對長者說:「一天搽多一倍無藥性的潤膚膏,即一天四至五次,比食藥更快止痕。」

但若是小孩,就只會直接在藥方中調整,未必須要多搽潤膚膏,而對於三十多歲的患者,則會叮囑:「你依個年紀就痕,早咗啲,膚質太差,要先做好日常生活。」

不同年齡,不同天氣,不同地方,雖然都要用不同護膚方法,但總有一些大法,是可以統一的談談的。

基本護理

濕度下降,增加搽潤膚膏次數

面對入秋天氣漸燥,大家只須漸漸增加現在潤膚膏的份量已可做到基本護理。每降 10% 濕度,就多搽一半至一倍潤膚膏,即是本來 80% 濕度搽兩次, 70% 就要搽三次, 60% 就要搽四次,這樣就多可避免大部份的痕癢。

其他基本事項

不可洗浴太久,以免沖走過多皮膚油份。

即使冬天,也應用避免熱水洗臉。

適當活動四肢,令微微汗出,可使便多氣血走到皮膚。

只要做到基本事項,其實已很足夠,但若想知多一點關於內服外敷的知識,可繼續看。

秋天是皮膚進補的好時機

有出才可以有入,瀉後更易補。在補身前,先清走多餘物質,或做少許運動,消耗一點氣血。那種比最初稍不足的狀態,除了增加進補的速度,還可以減少因進補太快,而出現的淤滯情況,皮膚進補也可運用同樣道理。

秋天,氣血精華開始收歸於內。對內,只要正確進食,便更易把精華藏於臟腑。在外,氣血內歸和大氣乾燥, 皮肤滋養減少,出現比之前不足的情況, 此時外用臉藥或mask,可以更有效吸收。

內服進補有步驟

不同的藥方要有正確服法,才可發輝最大效益。食療的作用比藥方溫和與慢,若要出現效果,就更要捉緊正確方法。

1. 不是多就好,先從脾做好

秋屬肺金,肺主皮毛, 要護膚就要補金潤肺。要有效率和安全補金潤肺,不是直接把所有潤肺食物倒進胃就可以。要有效吸收,還要透過其他臟腑協調。

以雪耳為例,雪耳是經常出現在潤肺養顏湯水中的食材。雪耳滋膩滯胃,脾胃稍弱的人,食後未能得益,反增胃脹。

如要充分吸收雪耳,建議把他放進健脾食品中一同煮食,如粥。

粥是一種健脾滋陰,容易吸收的食品,適合天氣乾燥日子食用。若再把潤肺養顏食品加入粥中,一同煮食就可以,效果就更佳。

建議每週最少 2-3 天的其中一餐以粥作主食。粥中可隨意加入以下其中兩種材素:

  • 新鮮淮山/百合/黑豆(每人十幾枚)
  • 黑木耳(每人 2-3 朵)
  • 雪耳(每人 2-3 朵)

須要注要的是,木耳粥,百合粥,豆粥,都是以粥為多,木耳百合豆等材料只宜少量。若然像大媽般,喧賓奪主,材料比粥還要多,就是絕對是錯誤示範。 食療講究比例、材料、編排,如果方法錯誤,效果很多時會由正變負。

2. 女士要養血

香港女性多有月經不調,因血不養肤,而皮肤變差的大有人在,故在養生粥中,加入少許養血食品,如黑豆,芝麻,可令效果更佳。

稍談外用臉藥

雖然不少古代方書都有記載美白袪斑防老的臉藥方,可惜大多不易製作,對於極怕麻煩的我,根本不願償試,寧可用簡單的。

在過去,我較多用椰子油和花粉做護膚品。第一原因是方便易用,真的搽多了,用水沖一沖就可以,第二原因是,此二物在方書中記載較多且功能極廣。

外用藥前,稍做運動,令微汗出,才清潔用藥。

要注意,一些人喜歡把中藥打粉外敷,但食安問題實在令人憂心,故不建議。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