彙整 | 小兒推拿
RSS for this section
育兒知識2:小兒推拿,感冒自療
在不久之前寫了一篇《嬰兒發燒時,不要自己嚇自己》,不少父母都希望再知多一點,故今次跟各位談談小兒推拿,中醫治感冒的方法。
在推拿三字經中 「大三萬,小三千,嬰三百。加減良,分歲數。從吾學,立驗方。」,「大」、「小」、「嬰」是指被推拿的年紀, 「三萬」、「三千」、「三百」是指推拿的次數。所以小兒推拿的治療範圍不止小兒,成人也可以,而本人就常常應用。
開天門、推坎宮、運太陽
「開天門、推坎宮、運太陽」是醫治感冒或發燒的妙法。記得小時候,很多婆婆也懂這些,但時而易,新一代的似乎不太懂。「開天門、推坎宮、運太陽」這幾隻字隨便一看,就好像武俠小說中的內功心法,很難理解,不知所云,其實非常簡單,現圖文並茂如下:
「開天門、推坎宮、運太陽」是醫治感冒或發燒的妙法。記得小時候,很多婆婆也懂這些,但時而易,新一代的似乎不太懂。「開天門、推坎宮、運太陽」這幾隻字隨便一看,就好像武俠小說中的內功心法,很難理解,不知所云,其實非常簡單,現圖文並茂如下:
「開天門」—用手拇指指腹,從眉心輕輕推上髮際,40-50下
「推坎宮」—用手拇指指腹,從眉頭按著眉毛橫推至眉尾, 40-50下
「運太陽」—用手拇指指腹,在太陽穴上打圈按,40-50下
就如上圖,反覆的「開天門、推坎宮、運太陽」,小朋友或成人通常就會退熱和安睡。
注:
- 在推拿前請先把手搓溫。
- 「推求速」,推拿速度力度以輕和快為主。
- 推拿前,手可先搽些油,驅風油、BB油皆可。
育兒知識3—小兒推拿,熱氣、退熱有方法
近日天氣炎熱,太陽曝曬,大人小朋友都經常出現熱氣,甚至發燒的情況。今日向各位介紹簡單清熱和退燒的好方法—清天河水、大推天河水和打馬過天河。(小兒推拿的治療範圍不止小兒,成人也可以用,詳細請參考育兒知識2)
清天河水
適用於稍有熱氣的情況。
位置若從腕橫紋中點,沿前臂中線,至肘窩中點,以第一二指推。1至3歲的小孩,力度要輕,速度要快,若200﹣300次,見皮膚微紅即可。若年紀較大的患者,力度和次數都要增加(詳細請參考育兒知識2)。
大推天河水
若熱氣較甚,即可用較強的大推天河水。
位置若從手掌中點,沿前臂中線,至肘窩中點推,具體運作方法與清天河水相同。
打馬過天河
清熱力最強。
具體運作方法不是推,而是以第一二指輕拍。跳躍般的從腕橫紋中點,沿前臂中線,至肘窩中點,每隔1﹣2 cm 便輕輕拍打一下,如是者100﹣300次。
三種方法都具有清熱退燒清心火的作用,清熱力最小的是清天河水,跟著是大推天河水,最大清熱力是打馬過天河。
注意:
雖然三法都極安全,但始終是清法,不宜常做。
育兒知識4—小兒推拿‧便秘
近年來越來越多小兒便秘的個案,年齡最小的只有一個月大,便秘情況最嚴重的,有平均10天才去一次大便。小孩年紀太小我們也不太想用藥,推拿按摩加上日常教育是有效、快速、安全的方法。
清大腸(可常做)
位置:虎口至手第二指側
方向:從虎口向手指尖推
技巧:每次推200至300下,力要輕,速度要快,每天2至3次,左右手亦可
作用:除了有通大便作用外,亦有小量清熱作用
方向:從虎口向手指尖推
技巧:每次推200至300下,力要輕,速度要快,每天2至3次,左右手亦可
作用:除了有通大便作用外,亦有小量清熱作用
摩腹(可常做)
位置和方向:順時針方向打圈,以肚臍為圓心,打圈範圍由小至大
技巧:每次約3至4分鐘,輕柔慢按,先按小圈,再按大圈,不宜飯後按。
技巧:每次約3至4分鐘,輕柔慢按,先按小圈,再按大圈,不宜飯後按。
揉支溝(不用常做)
位置:支溝位於手前臂背面,手掌背橫紋下約一個手掌位(以該小孩的掌計)
方向和技巧:可打圈或點按支溝約100下,力要輕,每天2至3次,左右手亦可
作用:通便清熱,即使老人或成人便秘亦可常按此穴
方向和技巧:可打圈或點按支溝約100下,力要輕,每天2至3次,左右手亦可
作用:通便清熱,即使老人或成人便秘亦可常按此穴
以上三法,清大腸和摩腹可每天也做,效果佳而速,揉支溝則針對習慣性便秘的小孩。另外在按摩前半至一小時,讓小孩先喝半杯溫水,效果更佳。
近期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