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得痔,多做提肛
進入不同門診就會發現,面上有疣,下有香港腳,中間有痔瘡的人極多,有些甚至是疣癬瘡集於一身。少年得痔越來越常見,過去俗語「十男九痔」已進化成「十人九痔」,男女皆有。無他,現代男女久坐不動,善於忍便,但不能忍氣,自然痔門長存。
痔瘡這麼普遍,又不是性病,又不會傳染,但無奈仍很多人對身懷小痔感到難以啓齒,在問病史時從不主動提及,待小痔長為大痔,久痔成瘀,影響排便,疼痛難忍或痔出不收才求醫,就要花多很多時間治療。其實只要在痔瘡的初、中時期勤做提肛運動就可大大改善痔瘡和脫肛的問題。
了解痔瘡和提肛
古代對痔瘡早有認識「諸痔皆由傷風房室不慎所致」,但這些理論要一般人運用和明白,有一定難度,還是留給中醫了解吧!一般人了解易明的就可。
痔瘡分內痔、外痔和混合痔,本文所講的是內痔。內痔是因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靜脈叢曲張引起,簡單說就是肛門附近的血流不暢,積聚成腫塊。提肛可活動肛門附近肌肉,促進血液回流,從而防止和減輕痔瘡。
內痔的分度
I 度
便時帶血或滴血,多自行停止,外觀並無痔脫出。此類只要定時稍做提肛,就可以防止發展成II度,及減少出血次數。
Ⅱ 度
便血更頻,且排便時,間有痔脫出,便後痔可自行回縮。
Ⅲ 度
在非排便時,因咳嗽、勞累、負重等原因,痔有時脫出,需用手托回。此度雖重,但只堅持「每天」提肛, 2-3 個月內,脫出次數會明顯減小,只要繼續提肛,多可復原至 I 度。
IV 度
痔持續脫出,用手也難以托回,此時要諮詢家庭中/西醫才可做提肛。
提肛如何做?
提肛方法極多,網上的方法十分十分複雜,幸好當年在肛腸門診,學的提肛法簡單,一般上班人事絕對可以做到。
具體方法:肛門口收縮放鬆收縮放鬆,節奏越快越好,但力度不拘,輕力亦可。每次 1-2 分鐘,即每次差不多一百多下,一天最小兩至三次,越多越好。行住坐卧,衣食住行,也可以做,不一定要集中精神。最初一兩天會有少許不慣,之後很快控制自如。
提肛防治痔瘡的重點在於「每天」都做,減少痔血的積聚機會。即使是第 III 度,要用手托回的痔瘡,只要「每天」勤做, 2 個月內就會見效。
網上那些複雜的提肛法,明顯加入了其他功法,細讀其法,學理上多未有錯,但真的是過於複雜費時,身為一個普通人,未有時間長期試驗,亦未試過交待患者用那些複雜法,故未能評論。
其他防治要點
- 「小腸有寒者,其人下重便血,有熱者,必痔」避免辛辣,煎炸及刺激食物,這類食品容易引起虛火,加重痔瘡出血。另外夜眠,勞累都易引起虛火,加重出血機會。
- 培養正常排更習慣,長期便秘和腹泄都可加重脫肛和痔瘡。
在古代早有提倡「攝穀道」和「谷道宜常撮」的養生法門,能稱得上養生法,功效當然不止防治痔瘡,還有其他更長遠更宏觀的功用,但內容極多,不在本次分享。
近期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