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年年多

家長怕肥、怕無錢、怕面試、怕脫髮,但最最最怕就是小孩病。小孩有病,通常先傳染同學然後家長,最後老師,所以當一個小孩病,就一定唔止一個人病,通常係一村人跟住病,這就是宿命。

每年九至十一月,都特別多小孩求診。當同一時間太多發燒兒童時,我就十分慷慨,七天病假。

部份家長會驚訝:「唔係要咁多日呀?」

我:「你望望出面果條隊,有好多都係佢(小孩)同學。」

家長:「係呀,好多人感冒,今日學校話有兩個手足口病呀!」

我:「唔止。」(剛才都三個)

家長:「咁佢係唔係?有無得預防?我驚佢會俾人惹到!」

我:「依家好難分到,開多幾日假,如果你見佢出疹就唔好返學,免得佢惹人,人又惹佢啦,如果無嘢,學校又安全的話,就返囉。」

手足口病傳染力高, 1-3 歲最多見,早期症狀跟普通感冒相似,鼻水,咳,胃納不佳,發燒,疲倦,而手/足/口/肛門通常要待 3-9 天後才出疹,所以在普通門診都要問接觸史,寧可先假設已感染。

如何照顧病童?

本文不談如何分別普通感冒和手足口病,主要集中談談在求醫後,應如何照顧病童。因為手足口病和發燒兒童的照顧方法大同小異,所以不用分談。

避免引起不良發燒:不可暴曬,不宜過動

普通家長的情緒會隨著小孩體溫高低而改變,小孩體溫上升零點幾度,家長心跳和血壓亦上升十幾度。

為免家長心臟和血壓過份負擔,就要避免小童體溫不必要的升幅。

小童稚陰稚陽之體,陰陽皆容易走偏。手足口病,往往有無固定熱型發燒,即現在 37 ,幾小時後 39 ,但不久又回落,上上落落。若再做一些陽熱事項,如暴走曝曬數分鐘,之後數小時內陽氣會更易鼓動,體溫亦易上升。

要留意的是,即使只在家中來回跑,亦不宜過久過速。

不應胡亂退熱

發燒在中醫角度,可以是身體與疾病抗爭的方法,亦可以是疾病惡化的過程,所以熱有應退不應退。退了不應退的熱,只會拖延病程。

要如何分別那些應退那些不應退,是相當複雜,但還有一個較易掌握的指標——小孩是否清醒。

在小孩清醒和 40 度以下的發熱,只須密切注意,而不用急著退熱。如升過 40 度或出現不清醒,就要交給醫生判斷。

可吃平涼,切忌大涼

雞骨草、魚腥草、五花茶、苦瓜都太涼,過食傷脾,就會更難復原。而馬蹄、粉葛、瓜、薄荷為平涼之品,煮後加少量入食物中,可助散熱,但小童體質各有不同,故只宜少量,不能過多。

戒甜戒燥戒精製食品

燥易引起發燒,故煎炸烤焗要戒,即餅、麵包,都要戒。

甜易生濕,病會更難好,各類甜飲,包括菊花茶、能量飲品都不應飲,另外味精必須戒。

精製食品有太多不知名物質,加工肉就算不被列入致癌物,本身也是不良食品。

有病戒口是常識,但家長不戒,小孩難免偷食,所以要小孩戒口,家長應先清走自己的零食庫。

大部份手足口病患者都會在 1-2 週內痊癒,只有少數會出現並發症,但亦不能掉以輕心,如出現神志不清、高熱、抽搐、口唇發紫等嚴重症狀,就要立刻再找附近有牌醫師或醫生再次跟進。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