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罐 — 色黑不一定病情重

「嘩!咁黑!你好多風喎!」這句話可正確、可不正確。

拔罐療法源遠流長,中外都有,操作手法極多,坊間大媽有一套說法,按摩院又有一套說法,賣罐的又創造一套說法,其中真真假假夾纏不清。罐斑色黑有些是誤用出現的瘀斑,有些是治病時應有罐斑。

罐斑由幾方面決定:留罐時間、罐的吸力和患者體質決定。

在臨床中發現,病理狀態或部位,如在感冒或舊患部位較易出深色斑,只要施術手法和時間正確,斑出,病就會改善。

要留意,在未有診症和合理理論指導下,用過大吸力或留罐時間過長,往往會製造出類似濕瘀內盛患者才有的瘀黑罐斑——留罐時間越長,吸力越大,肌肉皮膚過份受傷,色越黑是常識吧!而這種因施術過度引起的「假瘀黑斑」,雖然也可治病,但亦會虛耗太多氣血,令患者往後數天更累,甚至病倒。

濕重、水腫、肥胖患者罐上會較易出現水點。而其他「紫紅黑…代表風寒濕…」的說法,現時仍未有統一,還有代賢能繼續深入研究。

拔罐真係有用?

本草綱目拾遺:

火罐 …凡患一切風寒,皆用此罐。以小紙燒見焰,投入罐中,即將罐合於患處,或頭痛則合在太陽、腦戶或巔頂 ; 腹痛,合在臍上。罐得火氣合於肉,即牢不可脫,須待其自落。…肉上起紅暈,罐中有氣水出,風寒盡出,不必服藥。治風寒頭痛及眩暈、風痹、腹痛等症

古代無神燈加熱,也不是真空罐,易降溫自落,現在如果還遵守「須待其自落」,就會時間過長。

拔罐可活血化瘀,疏通經絡,調整氣血,反映病情。隨著醫師手法的改變,溫清消補,瘡癢各痛症…都可治療,而新手最基本也可做到治療外感和緩和急慢性肌肉酸痛。

一般人對中醫只有少許知識或錯誤了解,未能了解活血化瘀,疏通經絡的深意,為了便於解釋,萬不得已就借用其他解釋。

拔罐時的負壓令該部位充血,增加血液流通,促進修復。負壓亦可使局部出血並產生瘀血,不同細胞溶解入血後,可激活全身不同系統的反應。當然那些系統因應不同條件,後果有好有壞,但內容太多,有興趣者,還請自行查看各大醫學網臨床報告。

新手拔罐建議不要超過十分鐘,有出血傾向和食薄血丸患者要經醫師診斷才可拔罐。

火罐 vs 真空罐

近年來流行真空罐,不少家庭也有購買,自行拔罐。論安全和易操作,的確是真空罐較好,但論效果,我個人還是覺火罐好。

火罐的熱力可加速氣血,留罐時熱力漸退,吸力慢慢的變化,仍是真空罐加神燈無法模仿。

前幾天,去朋友的新診所參觀,剛好有一點感冒,順道要求免費治療。走罐 1 分鐘,留罐神燈(加熱)3 分鐘,出了汗,感覺好轉了半天。拔罐不是越瘀越好,不是越耐越好,不是越痛越大力越好!只要對證了就會好。

拔罐雖然簡單,但最好還是交給醫師主理。

About 傑醫師

註冊中醫師。茹素十多年,堅持從不用動物藥治病,深信只要改變生活態度和習慣便能改善大部份疾病。曾於政府,私營及慈善團體行醫。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chan.drkit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