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食的弊與利(一)
經常也有朋友提議我再寫推廣素食的文章,今次再來談一談吧。
首先再一提我經常說的口頭禪:「素食只是我的個人選擇,而我亦清楚飲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,健康是需要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保持,包括飲食,休息,運動,心理等等。」
“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,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”。做人如是,做事如是,用藥如是,飲食如是,食素更是。所以今次的題目不是素食有利,而是素食的弊與利。 「弊」字行先,因為 “知其難,克其苦,妨其險,可以處世”。每種飲食習慣都必定有他的弊與利,東方,西方,肉食,素食,没有一種是最完美或最好的飲食習慣,有的只是你能否發揮或配合此飲食習慣的益處,和提防其危險之處。
素食多偏寒?
很多素食者在初期會出現腹脹、頭暈、怕冷、無力等症狀,原因是部份人的飲食或生活習慣多偏寒而且少運動。長期在空調房中,脾胃早己虛弱,再加上寒涼傷脾,則容易發病。
素食中有寒熱之分,熱性的有薑、肉桂、丁香、芫茜、香茅、紫蘇等;寒性則較多,包括大部分水果和蔬菜。在食用寒性食物時,最好加入熱性食物調和,如灼菜時應加薑片。脾胃虛弱者切忌經常以生果、蔬菜汁或沙津作正餐。
素食無營養?缺乏蛋白質?鈣?B12?……
素食是否真的無營養?如果吃得不均衡,種類又少,即使你食肉,甚至食盡化學元素表也有機會營養不良。
初階食素者經常出現的問題是食物單一化。食素應盡量增加食材的種類,單單五色蔬菜一定不足,菜巿場有的蔬菜也應盡吃(地道和當造者佳)。另一個經常錯誤的飲食方法就是經常以生果作正餐,脾胃傷了,影響運作功能,吃再多的種類也未必能完全吸收。
食素如何吸收蛋白質?
看見這個問題大家先不要笑。我真的經常被問及,但主場的讀者知識水平較高,那麼我就不用再作解釋。
素食沒有鈣和鐵?
這類的問題也常見。其實素食者不用擔心,我們的日常食物都普遍含有鈣和鐵。政府衛生局的網頁有詳細資料,最好不要信廣告,或一些不知名(無實際學術認可)的治療師。
衛生局資料如下:
http://www.studenthealth.gov.hk/tc_chi/health/health_dn/health_dn_ckhm.html
http://www.studenthealth.gov.hk/sc_chi/resources/resources_bl/files/lf_ane.pdf
素食者會缺乏維他命B12?
這是一個令我非常心痛的問題。在大學時代,作為一個不吃蛋奶的全素食者,我也曾經擔心這個問題。直至biomedical science的課堂時(我的另一個學位),教授指出此說完全錯誤,我才放心釋懷。隨後我在大學圖書館中翻查資料,再在pubmed 和medline(學術界認可)檢閱論文,雖然B12的確只在小量素食中含有,但都是日常中可接觸到的食材。
有關維他命B12的其他資料,可參考:
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0108213
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ubmed/21551270
傑醫師,一年多以前你曾在主場新聞介紹一些價廉物美的素菜館,但因為主場已消失,找不到有關資料,而且有些也已結業.請問可否再次介紹一些健康的素材館呢?
先行謝過!
讚讚
好呀,但最近真係好難搵><
讚讚
係呀, 好多都結業. 前年跟你講去中環擺花街開心素食, 真係好正.點之之後去,已經關門.
讚讚